当前位置:
首页
》
最新公告
》
【最新】2020新基建·绿色投资大会”将于11月在上海进博会举行
【最新】2020新基建·绿色投资大会”将于11月在上海进博会举行
发布日期:2020-09-14
新闻来源:能源与投资

11月8日,中国投资协会将联合国内外30余家NGO组织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办“2020新基建·绿色投资大会”(下称“大会”)。本次大会以“绿色+数字新基建---引领能源转型”为主题,将深刻探究“能源、建筑、交通”三大城市基础建设领域以绿色化为前提,融合数字技术进行变革发展的应用及市场前景,并以绿色投资为手段进行先进技术市场应用、优秀案例复制推广。
年初以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使全球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能因疫情的侵扰而停滞,各国的巴黎协定既定目标也不会改变,如何在疫情背景下继续实现经济性的绿色低碳发展是任何国家、任何产业、任何企业都将不得不面对的挑战。为拉动经济恢复增长,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,我国首次明确并积极部署“新基建”,旨在发力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“新基建”热潮。这无疑将使绿色、智能制造各细分行业发展迎来巨大发展机遇。
“能源、建筑、交通”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,也是能源消耗的重头产业。以此次国家“新基建”发展战略为契机,有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最大限度挖掘数据价值,为相关产业技术和装备制造升级创造条件,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创造了机会,也为相关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

面对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式,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下称“进博会”)是唯一如期举行的国家级博览会,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国内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。5月18日,国新办举行了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”发布会。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发布会上表示: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、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。进博会将成为构建“双循环”格局的一扇窗口,“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,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本届进博会展商纷纷发力“新基建”,设有汽车、技术装备、智慧出行专区、节能环保专区四大专区。其中技术装备展区共设置高端制造、解决方案和科技环保三个主题馆,涉及工业自动化、数字信息化、能源低碳化等诸多行业,将有力支撑未来中国新基建引领下的相关产业数字化发展。
“2020新基建·绿色投资大会”作为本届进博会唯一以“新基建”为主题的高规格配套活动,将分析讨论新形势下能源、建筑、交通产业在“新基建”战略背景下面临的痛点和难点。
面对上述挑战,在“新基建”战略契机下,城市如何进一步变革发展?企业应当如何抓住这一轮机遇?“2020新基建·绿色投资大会”将试图寻找答案,与会嘉宾将围绕“能源新基建”、“建筑新基建”、“交通新基建”,讨论新型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何相互融合、相互促进、相互发展。聚焦能源转型下三大产业数字化、绿色化解决方案,为实现中国零碳能源转型探索可行路径;地方政府高级别领导将在会上发表新基建绿色投资主题报告,为相关产业如何符合地方发展实际需要提供指引。
大会还将发布《零碳中国·绿色投资》报告,勾画零碳中国2050:一个全面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零碳图景;征集发布有经济性的“零碳”技术解决方案及案例为有关行业提供参考,并以绿色投资为手段促进优秀案例复制推广。
大会聚集政、产、学、研、金高端智库,严把会议规格与质量。联合国内外30余家NGO组织、30余家专业媒体合力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,现场连线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俄罗斯、东南亚嘉宾,共同研讨“能源、建筑、交通”跨界融合,梳理三者协同发展对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及关键性问题。搭建三个平台:零碳产品采购平台、零碳技术孵化平台和零碳绿色投资平台,聚焦“绿色+数字”前沿技术及新基建产业发展方向,吸引绿色资本,使技术、资本、市场三者协同发展。



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,应对行动刻不容缓。《巴黎协定》作为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合作基本制度框架,提出了“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,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.5摄氏度以内”的雄伟目标。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2018年研究测算,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203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削减一半,而到本世纪中叶左右,必须实现净零排放。2019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达成的《智利-马德里行动时刻》文件进一步指出,迫切需要各方削减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,以实现《巴黎协定》所确立的温控目标。
全球碳减排行动为国际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带来了新契机,并将因此形成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规模,相关国际行动已经陆续起步。如:欧盟表示,将在2050年将欧洲建成首个“碳中和”大洲;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方欧洲投资银行提出,将建成全球首家气候银行、2021年底前全面停止化石能源项目的贷款和投融资、至2030年的10年中新增1万亿欧元绿色投资等计划;欧洲央行也将调整资产结构,总额高达2.6万亿欧元的资产池将逐步增持绿色金融产品、减持“导致大气变暖的资产”;相关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将停止煤电项目的新贷款申请。
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把低碳发展作为落实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”的具体行动,作为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责任担当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,加快推进绿色发展,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,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,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落实减排承诺,与各方合作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。
近年来,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,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和引领者。为达成《巴黎协定》的全球减排目标,我国将做出切实的国家自主贡献,即:到2030年,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%到65%,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升到20%左右,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达到峰值,并且争取尽早的达到峰值。
为助力加快低碳发展的行动步伐,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,中国投资协会牵头发起“零碳中国”倡议,联合国内能源领域商业企业、金融机构、专家学者、社会团体、大专院校、主流媒体、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,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,向社会普及“零碳”理念,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,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,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,把握全球低碳发展新机遇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,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道路,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、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。
本倡议将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执行。倡议的基本行动内容包括:
一、树立“零碳”导向的新型生活理念。强化绿色低碳与节能环保意识,形成争做“零碳先锋”的良好社会氛围,以进一步推动降低能耗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优先使用清洁能源。
二、研究“零碳”导向的产业新业态。发起“零碳中国”相关课题研究,开展经验借鉴、学术交流和示范应用,以促进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以“零碳”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。
三、鼓励“零碳”导向的技术创新。积极推动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新能源等技术创新,为新技术发展提供资源支持,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拓空间,以促进新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。
四、推动“零碳”导向的项目落地。前瞻2030年和2050年的国际碳减排大趋势,以“零碳能源”、“零碳交通”、“零碳建筑”为主要内容,推动在全国落地30个零碳科技园,打造100个零碳工业园、1000家零碳工厂、1000座零碳校园、1000家零碳医院及1000个零碳社区,助力加快推进“新基建”进度。
五、促进“零碳”导向的绿色投融资。以“零碳中国,绿色投资”为主题,发起“零碳”绿色产业基金。鼓励社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“零碳能源”、“零碳交通”、“零碳建筑”等“零碳”示范项目投资,并带动更多来源的国内外资金投入。
六、开展“零碳”导向的国际合作。计划每年举办“零碳中国”系列活动,着力打造“科技创新与绿色投资大会”、“新基建 绿色投资大会”、“国际清洁能源投融资大会”等品牌国际会议,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搭建权威国际合作平台,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、技术和资金渠道,加强相关产业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,全方位助力我国向“零碳”经济转型发展,为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做出积极贡献。




返回